風隨流雲 作品

第兩百一十五章 柯老師也曾經年輕過(第3頁)

    文慶盛有些意外李野的回答,但他還是凝重的道:“那你知道它進入我們內地,有多麼的艱難嗎?”

    李野知道,因為可口可樂是78年後第一家進入內地的外資企業。

    可口可樂從78年決定重返內地,一直到81年跟中糧合作投產,期間經過了三年的波折。

    看到李野不做聲,文慶盛以為他不知道,於是解釋道:“當初可口可樂想進入內地,跟我們談了三年,剛開始他們想在滬市設廠,後來選中了我們中糧.

    從前年開始,可口可樂在京城銷售,但效果並不理想,甚至要用買一瓶送一個氣球的方式推廣,到現在他們也不允許在第一電視臺打廣告。”

    李野安靜的聽著,他知道文慶盛是在告訴他,外資引進是很謹慎的,就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公司都要談好幾年,

    那麼李野在那篇文章中所顯露的“接納產業轉移”的理念,不知道有多麼離譜。

    內地不排斥海外的先進技術,僅僅78年一年,就引進了22個大型的先進技術項目,但是控制極嚴。

    真正放寬外資進入條件,還要等到1986年《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出臺之後,才鼓勵出口型和先進技術型企業來內地投資。

    在十幾年後,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或者多個合資的服裝企業,鵬城更是湧入了無數的外資企業。

    而港島那些做外貿的大小公司,也藉助內地吃的滿肚子流油,聲色犬馬奢靡奢華。

    可以說“用襯衣換飛機”這條路,不知道養肥了多少吸血鬼,最終能夠逆襲成功,期間也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汗水血淚。

    以至於等到種花家不再需要這些中間商的時候,他們還在埋怨,為什麼搶走了“他們的錢”。

    港島的貿易公司後來倒閉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卻還覺得自己無辜。

    活著已經是“恩賜”了,他們卻覺得富貴是理所當然。

    但現在還是83年,別說幾十年後的盛況,就是三年之後的情況文慶盛也看不透,

    他只能告訴李野,有些路艱辛、危險且不說,說不定是條死衚衕,很不現實。

    李野沉吟片刻後道:“其實我發表的那篇文章,只是一些個人的觀點感想,拿出來供大家研究討論的,沒想到一些-->>
                                         
後續的影響。”

    文慶盛詫異的看了看李野,問道:“你那篇文章,沒有張啟言的授意或者影響嗎?”

    張啟言就是張教授,顯然柯老師已經知道張教授“欣賞”李野了。

    李野果斷的道:“沒有,我從港島回來之後寫了那篇文章,交給張教授看了一下,但他沒有改一個字。”

    文慶盛看了看柯老師,後者不動聲色的道:“你能跟著張啟言學習,這很好,但以後討論問題儘量在學校內討論,發表文章不要太過隨意。”

    李野點頭表示同意,柯老師的保守謹慎,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文樂渝幫腔道:“李野本來就是想在學校內討論的,他還建議學校開展內部辯論賽,可有意思了。”

    柯老師:“辯論賽?”

    “看,媽媽你也不知道吧?”文樂渝詳細解釋道:“就是大家公開的對某個觀點進行辯論,分為正反雙方.”

    文樂渝一口氣說了好多話,尤其是把李野最後“世界中心”的那番言論著重說了出來。

    然後,李野就在文慶盛和柯老師的眼睛裡看到了驚訝的神色。

    片刻之後,文慶盛開始跟李野喝酒,然後文國華又插了進來,二對一的老戲碼開始上演。

    而等到李野離開的時候,柯老師把他送到門口,柔聲說道:“你想怎麼做,就去做吧!年輕人有熱血、有夢想,終究不是壞事,誰又能把你怎麼樣呢?”

    李野驚訝的看著柯老師,這可不像她的風格。

    但是李野在跟柯老師對望幾秒鐘之後恍然明白,誰又沒有過青春熱血的人生呢?柯老師年輕的時候,說不定比李野還勇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