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見面分一半(第2頁)
居士一直想做的,是教會三皇子獨立行走。
小武不說話,淵荷瞧了他一眼,“你去查查御南侯府的二姑娘,溫弦。”
“查她做什麼?”小武不再糾結千秋宴,狐疑問道。
淵荷視線回落,宣紙上赫然寫著兩個大字,溫宛。
想要促成三皇子與御南侯府大姑娘的婚事,他需要一箇中間人……
月中,十五。
每逢初一、十五,皇城裡各處寺廟都會特別熱鬧,朝拜亦或趕廟會的人絡繹不絕,最為熱鬧的兩處分別是護國寺,跟天慈庵。
護國寺始建於舊年曆,宣化四年得聖旨翻建,翻建之後護國寺被封國廟,每年冬至日的祭天盛典都會在護國寺舉行,排場之大是大周朝最重要的盛會之一。
若非重要時日,官家或是權貴去護國寺不會講究排場,與百姓同入三殿叩拜,同捐香火錢,沒有不同。
相較於護國寺,天慈庵雖然沒有護國寺的排場,但這裡多受善人追捧,但凡想以錢財救助窮困百姓,亦或有錢卻無閒暇時間行善者,皆會把錢財捐到天慈庵。
這裡的庵主除了會在皇城內布善施粥,還會組織庵內尼姑定時到周圍郡縣行善,且在行善時會將寫有施主姓名的精美紙箋一併發出去。
受過恩惠的窮苦人,多半會記住恩主姓名,就算不早晚為其禱告,也都會記在心裡感激著。
當然,到天慈庵捐香火錢的並非都是善人,有一些做虧心事,亦或賺黑心錢的人也會把錢捐在這裡,用來減輕內心裡存的那份負罪感。
溫宛昨日給了銀蝶五百兩一張的銀票,囑咐銀蝶今日到天慈庵幫她捐香火錢。
銀蝶勤快,天才剛亮便從府裡出來,行至朱雀大街隨便叫輛拉腳的馬車朝城外去。
溫宛同樣叫了輛馬車,徐徐緩緩的跟在後面,不遠不近。
天慈庵位於城郊,出皇城東門往西,一柱香的時間。
幸而路上車水馬龍,溫宛的馬車跟在銀蝶後面也並不是很顯眼。
一路無話。
天慈庵外,溫宛看到銀蝶隨人流湧入庵堂時下車,給了車伕二兩銀子打發走,而後亦隨人群跟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