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雲 作品
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你們說到哪裡了(第2頁)
戰幕表示,“先帝這麼做固然是不想古國餘孽找到翁懷松加以迫害,還有一層意思,除禍不除人,就是不希望如本軍師這般執著揪出兇手的人利用他,找到禍根。”
“這裡沒有旁人,本軍師索性也不拐彎抹角,當年蠱禍的罪魁禍首就是皇上。”
四人皆無語,心中料想也是如此。
“然而先帝病入膏肓,皇上繼位已成大局,先帝已經沒有時間扭轉乾坤,才會想出遺詔跟密令,以此化解大周十數年後可能會出現的困局。”
哪怕戰幕說的頭頭是理,條條是道,可溫御總覺得這事兒玄乎,“不明白。”
“你想想,當年古國餘孽竟然能找到皇上,足以證明他們的滲透力!”
戰幕很想一股腦兒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倒出來,可道理還是要循序漸進的說,才能讓人清晰透徹的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於是他壓下暴躁,“當年蠱患,他們直接找到皇上,則說明皇上身邊有他們埋下的線,十數年後他們一定會重啟這條線,現在想來,那條線是二皇子蕭允。”
事情過去以後再回頭看,許多問題變得一目瞭然。
蕭允回皇城時帶的夜離,就是古國唯一的皇室血脈。bi
戰幕往下說,“先帝必然猜到古國餘孽在皇室裡埋下隱線,於是自己也埋了一條,就是遺詔跟密令,你們以為先帝的目的是想看到皇子奪嫡的局面?那你們未免太不瞭解先帝。”
四人面面相覷,沒有說話。
“古國餘孽當年從皇上下手,十數年後必然會朝皇子下手,先帝留下遺詔跟密令,看似想讓你們助魏王搶佔東宮,實際上是想以亂破局,只有皇子之間爭鬥不休,隱藏在暗處的古國餘孽才會露出馬腳。”
到此為止,四人有點相信戰幕的推測了。
“之所以選擇賢妃之子,是因為當時賢妃尚未產子,古國餘孽並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一個不知性別的皇室血脈身上,而叫你們助魏王,是相信你們無論如何教導魏王搶皇位,都不會傷及大周根本與其他皇子的性命,至於本軍師……”
“這裡沒有旁人,本軍師索性也不拐彎抹角,當年蠱禍的罪魁禍首就是皇上。”
四人皆無語,心中料想也是如此。
“然而先帝病入膏肓,皇上繼位已成大局,先帝已經沒有時間扭轉乾坤,才會想出遺詔跟密令,以此化解大周十數年後可能會出現的困局。”
哪怕戰幕說的頭頭是理,條條是道,可溫御總覺得這事兒玄乎,“不明白。”
“你想想,當年古國餘孽竟然能找到皇上,足以證明他們的滲透力!”
戰幕很想一股腦兒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倒出來,可道理還是要循序漸進的說,才能讓人清晰透徹的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於是他壓下暴躁,“當年蠱患,他們直接找到皇上,則說明皇上身邊有他們埋下的線,十數年後他們一定會重啟這條線,現在想來,那條線是二皇子蕭允。”
事情過去以後再回頭看,許多問題變得一目瞭然。
蕭允回皇城時帶的夜離,就是古國唯一的皇室血脈。bi
戰幕往下說,“先帝必然猜到古國餘孽在皇室裡埋下隱線,於是自己也埋了一條,就是遺詔跟密令,你們以為先帝的目的是想看到皇子奪嫡的局面?那你們未免太不瞭解先帝。”
四人面面相覷,沒有說話。
“古國餘孽當年從皇上下手,十數年後必然會朝皇子下手,先帝留下遺詔跟密令,看似想讓你們助魏王搶佔東宮,實際上是想以亂破局,只有皇子之間爭鬥不休,隱藏在暗處的古國餘孽才會露出馬腳。”
到此為止,四人有點相信戰幕的推測了。
“之所以選擇賢妃之子,是因為當時賢妃尚未產子,古國餘孽並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一個不知性別的皇室血脈身上,而叫你們助魏王,是相信你們無論如何教導魏王搶皇位,都不會傷及大周根本與其他皇子的性命,至於本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