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穩步發展之缺糧問題(第2頁)
偏偏,老天爺並不作美,反而是天災不斷。
從1940年開始,整個中國南北都有明顯的旱災跡象,先是1940年陝西22縣以及河南北部少雨乾旱,已經造成大範圍糧食減產。而晉察冀根據地的冀中地區,1941年今春以來,乾旱少雨,夏糧收成同比降低三成。
雖然由於八路軍部隊擋住了鬼子對根據地的搜刮,抗日政府也努力組織救災,百姓的日子比歷史上好上很多,並未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但人力其實在自然災害面前十分無力,缺糧一直成為困擾華北地區的問題。
而且,問題還會越來越大。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冀中地區眾多的老百姓限於土地資源匱乏,糧食產量有限,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抉擇——鼓勵家中已成年的孩子投身八路軍隊伍或者八路軍工廠,以求能有一口飯吃,降低家裡的糧食壓力。
然而,與此同時,晉察冀軍區也清楚地意識到糧食短缺這一棘手問題,並開始著手研究解決方案。他們反而考慮要精兵簡政,通過裁減軍隊和幹部數量來減輕根據地政府及部隊所承受的糧食壓力……
正如先前總部參謀人員所探討的情況一樣,當前各個地方都或多或少地面臨著糧食供應不足的難題,唯獨張司令的正太軍分區除外。
雖然八路軍總部隨時可以調用正太軍分區40萬噸的糧食儲備,但考慮到目前根據地尚未出現大規模糧荒,自然不會輕易就動用儲備糧,而是要求各軍區儘可能自行解決。
於是,當張雲的正太軍分區掛出招兵旗後,都不用特意宣傳,晉察冀軍區和129師師部就幫著張羅起來,甚至直接將部分打算裁減的部隊直接移交給了正太軍分區……
僅僅用了5天時間,後勤部和新兵教導團就報告已經完成了原定的4萬新兵招募工作,但仍有大量百姓聚集在招兵處前流連不去,不斷諮詢,渴望加入正太軍分區的部隊或者工廠。
張雲聞言後,直接大手一揮,再次面向冀中、冀南災區擴招了10萬人。
不過,不是軍隊,而是建築工人和產業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