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萬里扶搖(83)一更 萬里扶搖(83……(第2頁)
登上了國君之後,公子糾就不能留了。齊國發兵,逼的魯國殺了公子糾,而輔佐公子糾的召忽自殺追隨舊主,為主上盡忠。
而管仲則被魯國交給了齊國,鮑叔牙之前舉薦管仲,說治理國家,管仲的才能在他之上。於是,齊桓公親自迎接,自此管仲為相。
所以,子路問了,說是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追究舊主盡忠了,與之相比,管仲是否盡到了為臣的本分呢?如果沒有,那他此作為,仁乎?
而孔子答的也很有意思,他沒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齊桓公九次會盟諸侯,不用兵車之力,這就是管仲的功勞。不動刀兵,這便是管仲的仁德。”
孔先師稱讚管仲,說他輔佐君王,匡正天下,百姓能過的好都是他的功勞。
想到這裡,小皇帝就笑了。因為從這個角度去辯駁的話,林叔珩穩贏!她就是對先生不敬,這又怎麼了呢?這是小節!她殺敵除奸,這是她的功勳,是她的大仁德。若是因為小節而質疑大仁……孔聖人可說了,這麼看一個人是不對的。
用孔聖人的話直接甩常青蓮臉上,就問你有什麼可辯駁的。
真的,只一看這個標題,讀書人都能從這個標題上讀懂這四個字要表達的意思。
可真等看文章了,小皇帝才知道,自己的格局還是小了,也太小瞧林叔珩的格局和手段了。
林叔珩在文章中主要提了三點:
首先,他說了管仲對官員的評判標準,‘德義未明於朝者,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見於國者,不可授以重祿;臨事不信於民者,不可使任大官【1】’。
德行很重要,如果德行敗壞,不能升遷;沒有功勞,沒有實績,也不可以擢升;不能取信於民,不可以任高官。
換言之,就是說實話,辦實事,別來虛的!
小皇帝心裡點頭,這個對官員的要求,歷經多少年,都不算是過時的。
林叔珩沒反對常青蓮,常青蓮提了德的重要性,她也在這個方面支持了對方。德確實重要,這是檢驗官員的一個方面,但絕不是全部。
這是在肯定管子在一個事情上的看法,認為這種看法和認知到現在依舊適用。
但緊跟著,他就提了第二點,管仲當時推行的政策中有‘妓|館’這一政策。這個政策的背景是皇宮貴族、士大夫以及富豪鄉紳,這些人家幾乎都大量的蓄養女子,甄選貌美者畜養,養數千於宅中的情況並不少見。
畜養的人多了,這會造成本就不大的國出現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調。
這個政策,一則可以叫社會安定,二可以保護良家婦女不受騷擾。同時呢,收取重稅,豐盈財政。
這是基於當時的情況,但在現在就是不合適的。我們更重民,天下子民一般無二,朝廷絕不提倡此行。
小皇帝又點頭,這是說女子的地位提升,乃是進步的表現。女子為個體,而非商品貨物。這其實還是聲援了常青蓮,聲援女官。並且肯定了女官對女子整個社會地位的提高,都是有過至關重要作用的。
以此為例,她說:時變、世變、事變!時變、世變、理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