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蟻 作品

第687章 分胙

    第687章分胙
 

    農壇前肅穆無言,寬闊如天地無垠。
 

    缺了尖頂的金字塔般的中央高臺直通雲端,每一層白玉臺階皆鐫刻著雲和異獸,栩栩如生,四面八方百官環繞,無數的旌旗幾乎遮蔽了整個天空。
 

    小蜃龍躍下肩膀,重化腰帶。
 

    梁渠攏好衣衫,默默地等候天地大祭。
 

    安靜中。
 

    《太平歌》的曲樂奏響於農壇外,煌煌如大音,蕩去了繁雜的思緒。
 

    屋簷下的風鈴輕輕起伏,響作伴樂。
 

    從昔日的義興市到香邑縣請白猿,再到華珠縣誌治洪送王船。
 

    梁渠經歷的祭祀不算少,每地流程皆各有一套,互有不同,以地方信仰為先。
 

    唯一相似有規律的是地方越大,流程就越複雜,複雜到要專門有人去記憶龐大的細節。
 

    小鄉要有懂行的鄉老,小縣要有專門的廟祝班子,大到統領整個天下的朝廷就更不一般,整個禮部如此多的各級官員,大半皆為禮儀二字而設,從招待外國使臣到佈置祭祀,安排儀仗。
 

    凡有差池,輕則罷官,重則掉腦袋。
 

    師孃父親許容光曾經就是乾的這個。
 

    凡此種種,拉滿了所謂“儀式感”,由不得人不敬畏。
 

    轟隆隆!
 

    廣場前的高臺上,風雨雷電大作。
 

    旗幟呼啦啦的抖動,百官衣袂飄揚,腰間環形玉佩的流蘇散開。
 

    此即風雨雲雷“四神”,俱為修行特殊法門的大武師所扮。
 

    再之後便為迎帝神、奠玉帛。
 

    力士抗舉青銅大鼎,聖皇登臺,柳條沾水撒入蓄滿黃土的大鼎之中。
 

    梁渠大抵知道此為祈求豐收之意。
 

    據說大鼎中的泥土全是從大順兩京一十八省處各地取來的。
 

    柳條上的水則是南淮江,北黃沙的兩江之水,自高山冰雪、上游、中游、下游、入海口,五處位置各取一白瓷瓶。
 

    然這仍是小場面,起始環節過後,淡淡的威壓升騰。
 

    小蜃龍睜開眼睛。
 

    梁渠精神一凜。
 

    重頭戲來了!
 

    鎖鏈碰撞出聲,大地輕輕顫動。
 

    三頭數十丈大妖為長鏈捆縛,頭顱磕地,拖行上前。
 

    每一位大妖身旁皆由數位宗師看守,數道神通加持,莫說掙扎,連叫都難叫喚一聲。
 

    一犀,一鳥,一魚。
 

    大妖威壓之濃厚,直教人的心頭壓了一塊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