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大海 作品
第1090章 糧價的重要性
對於商人們提出來的建議,蕭塬之前也想過,但是這種事並不好約束,市場上的這種東西,實在不好控制,而且他又不可以之一在遼東,除了問題就是大問題。
而對於蕭塬的質疑,商賈們似乎早就想好了對策。
“侯爺放心,我們會成立一個遼東商會,用來和酒肆合作,以一百二十萬兩一年的價格,買下酒肆的代理權,並且一次性交付三個月的糧食,一旦市場上的糧價出現大幅增長,那麼酒肆可以先將糧食拿出來平息糧價,並且立刻中斷和我們的合作!”為首商人給出了一個讓蕭塬都有些驚訝的價碼。
一百二十萬兩,放在三年前,那就是個天文數字,哪怕是現在也是一筆鉅款,但是這個並不是讓蕭塬驚訝的原因。
他真正驚訝的原因,是對方敢先給三個月的糧食這件事。
哪怕是在江南道,那些世家、鉅商,一般最多也就是將當月的糧食支付,然後酒肆會根據合作商給出的糧食和需要的酒水品種,來釀造酒水。
倒不是他們不想多給,而是需要的糧食太多!
一座城,就一家酒肆分店,有些州府甚至是周圍好幾個城就一家分店,需要的酒水數量是非常驚人的數字,而這裡面酒肆是會抽成的,比如可以釀造十斤酒水的糧食,酒肆只會釀造八斤,多出來的糧食會累積之後悄悄運送到缺糧的城市,有官府統一發賣,用來平當地的糧價。
也正是因為酒肆的這種操作,讓整個大夏的糧價都處於一個非常正常的價位,不會因為有糧商囤積糧食,而造成當地糧價的攀升。
用唐傑民的話來說,那就是手中有糧,遇事不慌。
而酒肆也是蕭塬目前最大的依仗,他這個與國同戚的侯爵,酒肆的功勞至少要佔一半。
這也是蕭塬沒有在缺少糧食的州府開設分店的原因。
但是現在遼東的這些商賈,居然敢每次都提前三個月支付糧食,這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別說不說,蕭塬敢保證,就算是遼東最大的糧商在這裡,也說不出這種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