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餘舟 作品
第110章 光 元光前夕。
劉徹最近心情不太妙。
八月的時候,廣川王劉越、清河王劉乘都薨了,一個諡號惠,一個諡號哀。
這兩人都是母后的妹妹的兒子,是他親弟也是表弟。
這兩人比他還小几歲,竟然就這樣相繼離世了。
劉乘是最慘的,從小身體就不好,如今連個子嗣都沒有,只好除國了。
不過有了清河郡,劉徹還有那麼一點隱秘的高興。
但是劉越以前身體還挺好的,甚至有七個兒子,突然就死了,除了讓劉徹感嘆世事無常,也讓他多了一分擔憂。
“陛下,你今天來我這兒喝口茶的時間,已經嘆氣五次了。”尚謹跟著學他嘆了一口氣,給他添了水。
“你之前和我說,長壽之人的子孫大多長壽,對吧?反過來,短壽之人的子孫也短壽?”劉徹的眉頭越皺越緊,“劉越和劉乘和我是親上加親,今年就薨了。”
“額……”他能說豬豬摸到了一點基因遺傳的知識嗎?
“這麼一說,姨母也……”
王娡的妹妹王兒姁在劉徹登基前就去世了。
劉徹從上到下把家譜捋了一遍,更加擔心了。
除了高祖,個個都不太長壽,倒是太后們都很長壽。
往好處想,至少母后也長壽。
“陛下,哪有自己咒自己的?我敢起誓,你絕對是長壽之人。”尚謹心說完全不用擔心,劉徹能一直活到六十多,完全不用擔心壽命問題。
“可我還沒有皇子。”劉徹陷入了家裡有皇位要繼承的苦惱,羨慕地提起了自己的兄長,“長沙王和中山王的兒子都能把王府擠滿了。”
尚謹扯了扯嘴角,該說豬豬的運氣是真的好,隨口把光武帝和昭烈帝的祖宗都點出來了。
“他們是兄長,不用和他們比。陛下長壽,不用怕沒有皇子。”
尚謹覺得晚生有晚生的好處,至少不用面對“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的局面。
“而且公主也很可愛,比他們的兒子好多了。”
“確實,據說長沙王家的房頂都快被掀了。”
當然,如果他女兒要掀屋頂,他可以專門建個小房子拆。
“我倒不是覺得公主不好,我女兒自然最好。”劉徹搖搖頭,突然覺得奇怪,“不過……不對,我跟你說這個幹嘛?你還要好多年才到娶親的年紀。”
“不娶親。”尚謹斬釘截鐵地回答。
劉徹覺得他是童言無忌,調侃他道:“也不怕你母親教訓你?”
“我母親肯定支持我,而且我以後要入軍中做軍醫的。”
“那又不是不能娶妻。”
“我要是離開了邊關,就走遍大漢的大江南北,遍尋名醫名方,蒐集各地藥草,著成醫書,編成醫史,造福萬民。”尚謹說這些話的時候,琥珀般的眼睛像是在發光。
“好!”劉徹就喜歡這樣有抱負的,聽得自己都熱血沸騰起來。
“不過這樣很容易晚景潦倒……”劉徹剛要開玩笑說他可以給尚謹養老,就聽見了新奇的言論。
“因為沒孩子?我可以□□為徒,我又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反正大漢不結婚就是高稅收,只要不是抓進大牢他就不怕。
“弟子要是對我不好,等到我要死的時候,我就跟他說,我有一個藥方,可治天下第一奇病,臨死了一定要告訴他,這個藥方我藏在……”
見他突然不說話了,劉徹好奇地問:“在哪?”
尚謹狡黠一笑:“我死了還怎麼說?他自己找去,反正一輩子都找不到。”
劉徹笑得前仰後合,稱讚道:“行啊,還學會耍人了。”
“不過著成醫史?沒看出來你還想寫史書?”
“史書多載帝王將相,我想修成一部不一樣的史書。”尚謹之前也帶人修過史書,這實在是個累人的活計,“醫者救人,卻難以傳名,我想在尋天下醫藥之時,將他們的事蹟一一記錄。”
其實他最初沒這個想法,直到一天,他和義妁無意中聊天聊到了這件事。
“義妁,母親說你醫術都要比她更好了。”
“怎麼會?”義妁很是謙虛。
“真的,我覺得你肯定能成為名醫,到時候你的名號能被萬人稱頌。”
義妁不由得心嚮往之,最後還是低下頭感嘆道:“古往今來多少醫?被記住的也只有扁鵲罷了。”
義妁確實是漢代少有的載入史冊的醫者,更別說還是女子。
但她並沒有自己的列傳,她的故事能流傳下來,都是因為她有酷吏義縱這個弟弟。
廖廖幾句便是她的人生了。
醫生的地位到底還是低了,能被寫進史書,要麼本身就是官,要麼是別人的附帶品。
“史官修史,又不是醫者修史,他們自然愛那些帝王將相。”
長樂宮。
“太皇太后陛下……”尚伯瑩收回為竇猗房診脈的手。
她心中沉重,太皇太后時日無多,可這話是不能說的,她試圖編幾句話來安慰老人家。
“我身子如何,我清楚。”竇猗房叫她不必說了,“陪我說會兒話吧。”
“你醫術不錯,平陽公主也誇過你,說是你各科都懂些,不若為皇后診治一番。”
“謝太皇太后賞識,草民定竭盡全力。只是我不擅此道,怕比不得宮中太醫。”
一般來說古代的女醫多以婦科兒科出名,但尚伯瑩最精通地並不是這兩科。
當然也不是不會,她本質是鈴醫,走街串巷才是她以前的日常,自然什麼都要會一些。
她要是真的以此出名,早就被四處求醫的皇后給找去了,哪等得到今天?
見多了受生育之苦的女子,她也有過鑽研,但要說跟那些名醫比,她可不敢誇下海口。
陳皇后的不孕之症前前後後花了上千萬錢都沒治好,她怎麼可能治得好?
“無妨,只是恰好想起來這事。”竇猗房突然問起另一件事,“聽說你和衛家人熟識?”
尚伯瑩掩在袖中的手驟然攥緊。
太皇太后對竇太主是最好的,自然也偏愛陳皇后,而陳皇后和子夫一向不睦。
她現在都記得衛青身上的傷,嚇人的很,可見她們不好相處,好端端地提起她與衛家人的關係做什麼?
她輕聲回答:“我常來往平陽公主府中,故而與她們識得。”
她說的好像自己和衛家只是點頭之交。
“聽說你的兒子和徹兒也是熟識?”竇猗房睜著那雙早已看不見的眼睛,看向了尚伯瑩,把尚伯瑩嚇得一激靈。
要不是確定太皇太后有眼疾,她都懷疑太皇太后是不是看得見了。
“皇帝陛下有時出宮,犬子與衛建章監關係好,一來二去也就眼熟了……”尚伯瑩拼命抑制自己心中的驚駭,太皇太后這是何意?
她以為陛下都是扮作尋常人,卻不想太皇太后什麼都知道。
她是站在衛子夫這邊的,對館陶大長公主和陳皇后的印象都很糟糕,竟然因對子夫的嫉妒而對子夫的親人下手,實在為人不恥。
八月的時候,廣川王劉越、清河王劉乘都薨了,一個諡號惠,一個諡號哀。
這兩人都是母后的妹妹的兒子,是他親弟也是表弟。
這兩人比他還小几歲,竟然就這樣相繼離世了。
劉乘是最慘的,從小身體就不好,如今連個子嗣都沒有,只好除國了。
不過有了清河郡,劉徹還有那麼一點隱秘的高興。
但是劉越以前身體還挺好的,甚至有七個兒子,突然就死了,除了讓劉徹感嘆世事無常,也讓他多了一分擔憂。
“陛下,你今天來我這兒喝口茶的時間,已經嘆氣五次了。”尚謹跟著學他嘆了一口氣,給他添了水。
“你之前和我說,長壽之人的子孫大多長壽,對吧?反過來,短壽之人的子孫也短壽?”劉徹的眉頭越皺越緊,“劉越和劉乘和我是親上加親,今年就薨了。”
“額……”他能說豬豬摸到了一點基因遺傳的知識嗎?
“這麼一說,姨母也……”
王娡的妹妹王兒姁在劉徹登基前就去世了。
劉徹從上到下把家譜捋了一遍,更加擔心了。
除了高祖,個個都不太長壽,倒是太后們都很長壽。
往好處想,至少母后也長壽。
“陛下,哪有自己咒自己的?我敢起誓,你絕對是長壽之人。”尚謹心說完全不用擔心,劉徹能一直活到六十多,完全不用擔心壽命問題。
“可我還沒有皇子。”劉徹陷入了家裡有皇位要繼承的苦惱,羨慕地提起了自己的兄長,“長沙王和中山王的兒子都能把王府擠滿了。”
尚謹扯了扯嘴角,該說豬豬的運氣是真的好,隨口把光武帝和昭烈帝的祖宗都點出來了。
“他們是兄長,不用和他們比。陛下長壽,不用怕沒有皇子。”
尚謹覺得晚生有晚生的好處,至少不用面對“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的局面。
“而且公主也很可愛,比他們的兒子好多了。”
“確實,據說長沙王家的房頂都快被掀了。”
當然,如果他女兒要掀屋頂,他可以專門建個小房子拆。
“我倒不是覺得公主不好,我女兒自然最好。”劉徹搖搖頭,突然覺得奇怪,“不過……不對,我跟你說這個幹嘛?你還要好多年才到娶親的年紀。”
“不娶親。”尚謹斬釘截鐵地回答。
劉徹覺得他是童言無忌,調侃他道:“也不怕你母親教訓你?”
“我母親肯定支持我,而且我以後要入軍中做軍醫的。”
“那又不是不能娶妻。”
“我要是離開了邊關,就走遍大漢的大江南北,遍尋名醫名方,蒐集各地藥草,著成醫書,編成醫史,造福萬民。”尚謹說這些話的時候,琥珀般的眼睛像是在發光。
“好!”劉徹就喜歡這樣有抱負的,聽得自己都熱血沸騰起來。
“不過這樣很容易晚景潦倒……”劉徹剛要開玩笑說他可以給尚謹養老,就聽見了新奇的言論。
“因為沒孩子?我可以□□為徒,我又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反正大漢不結婚就是高稅收,只要不是抓進大牢他就不怕。
“弟子要是對我不好,等到我要死的時候,我就跟他說,我有一個藥方,可治天下第一奇病,臨死了一定要告訴他,這個藥方我藏在……”
見他突然不說話了,劉徹好奇地問:“在哪?”
尚謹狡黠一笑:“我死了還怎麼說?他自己找去,反正一輩子都找不到。”
劉徹笑得前仰後合,稱讚道:“行啊,還學會耍人了。”
“不過著成醫史?沒看出來你還想寫史書?”
“史書多載帝王將相,我想修成一部不一樣的史書。”尚謹之前也帶人修過史書,這實在是個累人的活計,“醫者救人,卻難以傳名,我想在尋天下醫藥之時,將他們的事蹟一一記錄。”
其實他最初沒這個想法,直到一天,他和義妁無意中聊天聊到了這件事。
“義妁,母親說你醫術都要比她更好了。”
“怎麼會?”義妁很是謙虛。
“真的,我覺得你肯定能成為名醫,到時候你的名號能被萬人稱頌。”
義妁不由得心嚮往之,最後還是低下頭感嘆道:“古往今來多少醫?被記住的也只有扁鵲罷了。”
義妁確實是漢代少有的載入史冊的醫者,更別說還是女子。
但她並沒有自己的列傳,她的故事能流傳下來,都是因為她有酷吏義縱這個弟弟。
廖廖幾句便是她的人生了。
醫生的地位到底還是低了,能被寫進史書,要麼本身就是官,要麼是別人的附帶品。
“史官修史,又不是醫者修史,他們自然愛那些帝王將相。”
長樂宮。
“太皇太后陛下……”尚伯瑩收回為竇猗房診脈的手。
她心中沉重,太皇太后時日無多,可這話是不能說的,她試圖編幾句話來安慰老人家。
“我身子如何,我清楚。”竇猗房叫她不必說了,“陪我說會兒話吧。”
“你醫術不錯,平陽公主也誇過你,說是你各科都懂些,不若為皇后診治一番。”
“謝太皇太后賞識,草民定竭盡全力。只是我不擅此道,怕比不得宮中太醫。”
一般來說古代的女醫多以婦科兒科出名,但尚伯瑩最精通地並不是這兩科。
當然也不是不會,她本質是鈴醫,走街串巷才是她以前的日常,自然什麼都要會一些。
她要是真的以此出名,早就被四處求醫的皇后給找去了,哪等得到今天?
見多了受生育之苦的女子,她也有過鑽研,但要說跟那些名醫比,她可不敢誇下海口。
陳皇后的不孕之症前前後後花了上千萬錢都沒治好,她怎麼可能治得好?
“無妨,只是恰好想起來這事。”竇猗房突然問起另一件事,“聽說你和衛家人熟識?”
尚伯瑩掩在袖中的手驟然攥緊。
太皇太后對竇太主是最好的,自然也偏愛陳皇后,而陳皇后和子夫一向不睦。
她現在都記得衛青身上的傷,嚇人的很,可見她們不好相處,好端端地提起她與衛家人的關係做什麼?
她輕聲回答:“我常來往平陽公主府中,故而與她們識得。”
她說的好像自己和衛家只是點頭之交。
“聽說你的兒子和徹兒也是熟識?”竇猗房睜著那雙早已看不見的眼睛,看向了尚伯瑩,把尚伯瑩嚇得一激靈。
要不是確定太皇太后有眼疾,她都懷疑太皇太后是不是看得見了。
“皇帝陛下有時出宮,犬子與衛建章監關係好,一來二去也就眼熟了……”尚伯瑩拼命抑制自己心中的驚駭,太皇太后這是何意?
她以為陛下都是扮作尋常人,卻不想太皇太后什麼都知道。
她是站在衛子夫這邊的,對館陶大長公主和陳皇后的印象都很糟糕,竟然因對子夫的嫉妒而對子夫的親人下手,實在為人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