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21/121954/59131227.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shusha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今天也在為歷史意難平努力-第108章 建元三年 黃河決堤,衛長公主出生,馳……(第2頁),江餘舟,殊沙中文
江餘舟 作品

第108章 建元三年 黃河決堤,衛長公主出生,馳……(第2頁)

 


    可惜袁盎終究還是被梁國的刺客刺殺了。父皇也因此大怒,不過有祖母和姑母求情,終究還是寬恕了劉武。
 


    這中間還發生了一道插曲,劉武請求入朝求見,結果著布衣偷偷藏進了姑母的園圃中。
 


    祖母一時間沒找到劉武,竟然對父皇哭喊說父皇殺了她的兒子。
 


    那之後父皇表面上待劉武和從前一樣好,實則漸漸疏遠,再不復從前。
 


    他第一次見到父皇被祖母懷疑後那般脆弱的模樣,一向被父皇偏愛的他第一次體會到不被偏愛竟是如此可怕。
 


    他也就此對梁孝王產生了偏見,不過只能放在心裡。
 


    濟川王劉明殺了太傅、中傅,他竟然不覺得奇怪,畢竟梁孝王也會刺殺大臣。
 


    梁孝王的三子劉彭離更不是好東西,這一個個都是歪瓜裂棗的。
 


    礙於祖母,肯定是不能殺的,但漢律在,祖母也不能包庇劉明。大概率就是廢國了,再好好安撫被殺大臣的家人,也不會有再嚴重的處罰了。
 


    總有一天,他要想辦法壓壓這些諸侯王的氣焰。
 


    濟川王劉明的事情剛處理完,麻煩事一樁接著一樁,閩越叛亂,攻打東甌,東甌急忙求救。
 


    這事還與當初諸侯王叛亂有關,吳王劉濞反叛的時候,東甌其實是跟著劉濞的。
 


    劉濞兵敗後逃到了東甌,不過這個時候父皇已經用重金收買了東甌。
 


    於是東甌在丹徒殺了劉濞,把劉濞的首級獻給了大漢,算是將功補過。
 


    劉濞的兒子逃到了閩越,他心裡自然對東甌滿懷怨恨,無時無刻不再攛掇閩越攻打東甌。
 


    也不知道越王是不是覺得他剛登基不久好欺負,又沒有掌權,竟聽從了劉子駒的勸說,出兵圍攻東甌。
 


    如今東甌向他求助,他卻沒有兵權,這些事情還要看其他人的想法。
 


    劉徹立刻把田蚡找來,田蚡畢竟是他母親的兄弟,算是自己人,也信得過。
 


    田蚡不把這事情當回事,勸說劉徹別管這事。
 


    “他們越人之間相互攻打都是常事了。再說東甌本來也有叛亂的前科,這種態度反覆無常的何必讓朝廷派軍去救?當年秦朝都沒把他們當自己人,沒讓他們臣屬,我們又何須動用大漢的軍隊?”
 


    劉徹完全沒被牽著鼻子走,要說秦朝不管越人,那也是秦末了,就秦二世那個樣子,他還想管南越王?
 


    至於始皇帝,那可是直接派兵攻打了的。他看這些藩國,也覺得還是大漢把它們攥在自己手裡好,可惜難度太大,光是一個削藩就夠他受的了。
 


    再說了,這一次何嘗不是一次機會?
 


    原本安靜地待在旁邊不說話的嚴助看田蚡這麼說,馬上反駁他:“若是擔憂力量不足,恩澤不夠,難以援助他們也就罷了。可是如果能夠做到,為什麼要放棄?”
 


    田蚡剛要再說話,耐不住嚴助的嘴和炮仗似的,壓根不帶停,不給他插嘴的機會。
 


    嚴助看田蚡這種私底下拉幫結派的人不爽很久了。
 


    “況且秦末二世連咸陽都守不住,更別說越了。現在一個小國因為被攻打而困窘,前來告急求救,如果陛下身為天子不去救援,他們還能到哪裡去求助,天子又如何君臨天下,萬國為臣呢?”
 


    嚴助嘴上對著劉徹說話,眼睛卻盯著田蚡。
 


    田蚡便是嘴再利,也反駁不了這一番說辭。
 


    這話是說到劉徹心坎裡去了。
 


    於是劉徹笑眯眯地對自己的舅舅說:“嚴助的話,你別往心裡去,他怎麼比得了舅舅,不值得和他籌謀。我剛即位,也不想動用虎符徵調郡國的軍隊。”
 


    幾句話把田蚡哄的不知所以然,田蚡還得意地瞪了一眼嚴助,就差把“陛下更喜愛我”幾個字寫在臉上了。
 


    嚴助低著頭翻了個白眼,田蚡這個舅舅當的不太行,真以為陛下對他多信服呢?
 


    等田蚡走了,劉徹立馬換了一副嘴臉,連一旁的衛青都覺得陛下這變化之快實在讓人驚歎。
 


    劉徹拍拍嚴助的肩膀,不愧是他當初詔舉賢良時在一百多人裡選出來的,他當初就給了嚴助一個人中大夫的位子。
 


    他的眼光果然好,不愧是他,到處都能挖掘人才。
 


    如今的朝局,劉徹雖然說是親政,卻不能獨斷政事,大事都必須請示太皇太后。
 


    出兵這樣的事自然不可能自己做主,太皇太后肯定不願意動兵,說不定和田蚡一個想法,覺得閩越和東甌就是小打小鬧,用不著大漢出手。
 


    但是劉徹不這麼想,他想的和嚴助差不多,他是皇帝,是閩越和東甌的宗主,理應管越人的事情,斷然不能坐視閩越攻下東甌。
 


    誰知道一個小小的閩越會不會有朝一日成為心腹大患?
 


    他嘴上和田蚡說覺得不能調動虎符,不過是粉飾太平的話,兵符壓根不在他手裡,要用也不是不行,但是必須有太皇太后的同意。
 


    他能用的人並不多,自從先前新政失敗之後,他在朝中再沒有樹立起威望。
 


    其實對大漢來說,東甌和閩越打起來這件事確實不算大,但他很難按自己想法行事。
 


    這件事也是一塊跳板,如果能成,也是他重新樹立威望的好機會。
 


    大漢休養生息這麼久,總被匈奴打家劫舍,缺的就是他這樣武德充沛的皇帝。
 


    嚴助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才會反駁田蚡。
 


    於是劉徹終於體會了一把忽悠人的樂趣,剛剛還和田蚡說不管東甌和閩越的事情,轉頭就讓嚴助作為使節派去了會稽。
 


    一頓操作讓衛青不禁誇讚:“陛下膽略過人。”
 


    “那是自然!”劉徹得意洋洋,無形的尾巴都快翹上天了,又轉而正經起來,“可惜你的年紀還不夠參軍,不然就派你和嚴助一起去,說不定還能得點軍功。”
 


    “臣定不負陛下的期盼。”
 


    “我可指望著你們呢。”他這兩年一直暗地裡徵召人才,不過要說將才,還真不算多。
 


    畢竟沒上戰場前,誰知道會不會是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他對衛青一直有著迷一樣的信任,就覺得衛青一定是個將才,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不過這些時日他覺得衛青進退有度,又機敏,也是做文臣的好料子。
 


    不知道公孫敖如果參軍會如何,公孫敖和衛青年紀差的不大,到時候可以一起進軍隊,相互也有個照應。
 


    嚴助一路上心情都不錯,雖說任務艱鉅,但是終於有施展才能之地,他心裡萬分激動。
 


    要說陛下如今的近臣,那還真是不少,除了嚴助自己,還有東方朔、枚皋、吾丘壽王、司馬相如……簡直數不勝數。
 


    他就沒見過陛下這麼能結交大臣、包攬人才的,就像他老家那邊的漁民,一網下去撈起來幾十條魚。
 


    最近還多了個衛青,勉強還能在添一個衛長君或者公孫敖。
 


    尤其是陛下最近總是神神秘秘地帶著衛青一個人出去,連韓嫣都差點被拋之腦後,他還挺好奇陛下是不是又多了一條魚。
 


    只有東方朔偶爾跟著一起,據東方朔說,是因為東方朔會說笑話,那人挺喜歡的,也不知是真是假,他總覺得東方朔在誆他。
 


    這些人裡,司馬相如畢竟和梁孝王關係好,雖說陛下很喜歡司馬相如的賦,但司馬相如經常稱病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