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21/121954/57289360.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shusha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今天也在為歷史意難平努力-第24章 天下人的長城 三合一。(第2頁),江餘舟,殊沙中文
江餘舟 作品

第24章 天下人的長城 三合一。(第2頁)



    事實是這兩個人還真的離開了,無疑是埋下了隱患。



    顏聚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那若是他從了”



    “他不會從的,你不知嗎當初他被調離邊關,趙王再請他回去的時候,他極為倨傲,故意稱病不出,直到趙王答應邊關一切事務由他決定。”



    要不是知道歷史,他都快信他自己說的了,頭一次在別人面前隨意抹黑別人,還有些不習慣。



    “我們該怎麼辦”



    “你覺得趙王與李牧,誰更有前途李牧一死,趙國必亡。”尚謹終於提出了他此次前來的目的,“你去和趙王與趙蔥商議,提前備好,一旦他不從,趙蔥設法即刻暗殺他。說你們有旨意,他一死,他手下的兵也只能束手就擒。”



    “那若是他們讓我去呢”



    “你便說,趙蔥與李牧共事多年,李牧對趙蔥更為信任,而你與李牧無甚交情,很難近身。”尚謹安撫著有些慌張的顏聚,給他餵了一顆定心丸,“你不必擔心,屆時你帶我一起去。”



    “公子也要一起去”顏聚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是,我扮做你的小侍從。當李牧要被趙蔥殺死時,我會出手救下。再和李牧說,只是趙王與趙蔥要殺他,我們是來幫他的,你自然無恙。”



    顏聚激動地說“公子願為我涉險聚自當肝腦塗地”



    「統啊,這個buff有點嚇人。」



    沒有啊,你看鄒瑕,同樣曾是齊人,人家就挺正常的。



    「這倒也是,鄒瑕好歹還有自己的主見,顏聚現在和失了智一樣。」



    尚謹將系統這一部分掩去,其他都如實相告。



    “這一切都是你的謀劃那你怎敢說是你救了我”李牧眸色微冷,帶著森冷的肅殺之氣。



    “我也是不得已了,將軍高義,我不如此做,你便會放他們離開,則事態一發不可收拾。將軍是覺得,若我不讓他們殺你,你便可一直統領趙軍”



    尚謹掩在袖子下的手已經掐紅了,他這是造了什麼孽啊要直面武安君的殺氣,還好他是跪坐的,不然怕是要腿抖。



    以前雖然也見過祖龍,蒙恬,王賁,可他們畢竟是友好的,不至於嚇人。



    “我知道將軍是冤枉的,趙王知你抗命,定然更加認定你要謀反,屆時他將佈下圈套,將軍防不勝防,必死無疑我只能出此下策,將軍能將趙蔥抓住,好歹多一線生機。”



    他這一次主打的就是一個真誠,跟李牧那麼多彎彎繞繞玩心眼兒,太容易被看出來了。



    李牧盯著他的眼睛,試圖尋找撒謊的痕跡,問道“你當真算到了”



    尚謹搖搖頭“怎麼會有人能算到呢我只是提前得了消息才想方設法要救將軍。且看將軍信不信。”



    “你到底是誰如何得了消息”李牧質問道,一個小孩知道這麼多,實在不合理。



    “將軍若是耳目通明,去秦國打聽,我不過是個無名小卒,頂多只是人脈廣一些,認識不少秦國大臣。非要說的話,我是幾年前從魏國去秦國的,我無父無母,叔父是秦國的諫議大夫尚翟。”



    “你為何不瞞著我”就像你同顏聚說的那樣。



    尚謹搖搖頭“我是不想欺騙將軍的。”



    當然,還是有一些地方不得不欺騙。



    “你現在走還來得及,你救了我,我會送你出軍營,你儘早離開趙國吧。”李牧疲憊地嘆了口氣,就要喚人進來。



    “還請將軍聽我說完。”尚謹急切地說,“將軍可知,趙王想做什麼”



    李牧闔眸無言,再睜開雙眼時,眸中盡是冷意,自嘲一笑“顯而易見,趙王猜忌,去我兵權,殺了我。”



    他為趙國征戰了一輩子,歷經四代國君,不想有一日要落得這麼個地步。可他不能退,尤其是北方,匈奴連連騷擾,他怎麼能看著代地淪陷



    “那將軍以為,將軍一死,趙國將會如何”



    李牧看著案上的輿圖,趙國的土地一點點被侵蝕,即使是他,也不能完全保證趙國不受絲毫侵害。他若是死了,那句話怕是要成真了。



    李牧死,趙國亡。



    “失去將軍,趙國不會即刻滅亡,趙王會讓趙蔥領著趙軍主力全力抵抗邯鄲外的秦軍。可趙蔥那種將領,蠢得離奇,在他的帶領下,趙軍只會全軍覆沒。”



    尚謹更為誇張地“預言”了趙國的將來,李牧死後,邯鄲城破。趙嘉成為了新任趙王,逃往代地。



    “將軍,戰死沙場是光榮,可也要分是否值得。他們跟著將軍戰死沙場,是保家衛國,他們跟著趙蔥去送死,實在不值得。誰又願意白白死去呢誰又不想與家人團聚,安穩度日呢”



    李牧哪裡願意這些跟著自己南征北戰的人死去,可戰爭總是要死人的,無論是開疆拓土,還是保家衛國,都會有無數將士犧牲。



    “趙蔥將趙軍帶離後,代地便會失守。秦軍尚且好說,有王翦在,他不會讓秦軍殘害平民,因為以後他們也是秦人。”尚謹嘆息一聲,“可若是匈奴人攻入了呢”



    李牧攥緊了拳頭,他怎會不知匈奴只會燒殺搶掠,他們可不在意中原黎民的死活,甚至會把人們擄走當奴隸。



    “將軍已入死局,唯有一線生機。”尚謹心中越發緊張,鋪墊良多,終於到了這一步。



    “你是說,讓我投降”李牧眉頭一皺,“絕無可能”



    尚謹伸手將案上的燈火挑亮一些,藉著昏暗的燈火隱藏自己的神情。



    “並非投降,將軍是通透之人,與其因為趙王犧牲自己,何不繼續守護代地黎民”



    李牧抿緊了雙唇,沉聲道“你說的是真,可我能護一時是一時,死不足惜。”



    尚謹恨不得搖一搖李牧的肩膀,把自己的想法灌進他的腦子裡,可惜這是不可能的,尚謹只是試圖一點點說服他。



    “那為何不留下呢”



    “留下”李牧搖頭,“這不還是投秦”



    “這不是投降,而是堅守。趙亡是早晚的事,將軍是情願將代地黎民拱手與秦,還是覺得代地在你的庇佑下會更好”



    尚謹知道這可能有一點道德綁架,可是也顧不得許多了。



    宿主,不要那麼有負罪感,你在救人呢今天要是不成,這大營裡的人大半都得死。



    尚謹深吸一口氣,做好了心理建設。



    “代地黎民愛戴將軍,願意為了將軍抵死與匈奴抗爭,與秦作戰,可將軍忍心看他們死嗎將軍一旦離世,他們便與手無寸鐵無異,要讓代地黎民家家帶孝嗎”



    “如今趙國黎民在趙王的統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不久後,趙國連年地震饑荒,老百姓死傷無數,到那時候,攻打趙國更加容易了。



    “將軍就算擊退了秦軍,可他們仍然無法安居樂業。打仗是要死人的,何況趙王遷的性子,將軍不是不知道。你要如何做呢學田氏代齊那般,成為新的趙王嗎”



    這句話顯然有些冒犯了,可李牧確實不可能這麼做。



    “既如此,何不選擇犧牲最少的路戰爭越是儘早平息,蒼生黎民越是儘早安生。”



    他打心眼裡厭惡戰爭,只是有時候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李牧顯然對此有些不贊同,尚謹卻話鋒一轉“若是今日是匈奴將要破我中原大地,我絕不會阻止將軍,相反,我一稚子也絕不苟活,就是咬,也要把匈奴人咬下一塊肉來”



    尚謹擲地有聲,這都是真心話。



    “可我們本不該有分際,要因為六國國號不同便爭戰幾百年打到最後連活人都不剩嗎”



    說白了,春秋戰國時,大家都是周人。後世的家國觀念尚未完全形成,相比於國家,各國人民對各國的態度更像對待家族式公司。



    公司的主人是各國王室,高層是各大公卿。人們更像最底層一直被壓迫的實習生,一旦壓迫到一個點,他們會選擇離開這家公司,移居到對待他們更好一點的地方。連士們到處跑也不會被說不愛國,更別說普通老百姓了。



    在這個時期,遷徙到別的國家再正常不過。



    “是,最後會爭出一個贏家,史書上總會歌功頌德,可誰會在意這名號之下是多少人的累累白骨”



    且不說遭遇戰亂天災的百姓,各國的軍隊都是十萬幾十萬地被殲滅,統一後人口才增長,到了秦末戰亂,人口更是幾近減半,西漢休養生息多年才慢慢恢復氣色。



    尚謹的眼眸中蘊含著點點星光“世人皆說,將軍是趙國的長城。既如此,為何不做天下人的長城呢”



    李牧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天下人的長城嗎



    “如今六國分裂,可說到底,我們都出自同源,不是嗎我們皆是華夏子民”



    說這話的時候,尚謹整個人都像在發光一般。他真心希望未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可以團結一體,抵禦外敵。



    “若是我同意,你們會如何做”



    李牧突然如此問,讓尚謹驚喜不已,只是他卻發現李牧並無心動的意思,那雙眼睛猶如黑夜中的鷹,銳利而冷靜。



    這是一種試探,並非他說的夠好,李牧便願意跟他走了。



    當真不好說服啊,光用嘴是不行的,看來要行動起來才行。



    縱使如此,尚謹依然說道“將軍以後會是天下人共同愛戴的武安君。”



    “武安君”李牧記得歷史上唯有兩位武安君。



    “以武安邦,是為武安君。”尚謹嘴角露出一抹笑,又有些嘆息之意,“蘇秦與白起皆是武安君,卻無一善終。將軍之功可為武安君,我希望將軍做武安君中唯一得善終者。”



    蘇秦堪稱“六國共相”,他縱橫捭闔,最終卻因在齊反間門,受齊王重用,被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



    白起擔任主將三十餘年,攻城七十餘座,出奇致勝,威震六國,最終只落得一個下令自刎的下場。



    原本的李牧是最讓人惋惜的,他做錯了什麼嗎抗命不過是為了保衛代地,卻彷彿坐實了他謀反的罪名,被昏君奸臣害死。



    “我知將軍與秦人有嫌隙,若將軍願意,秦王已承諾,邊軍仍由將軍統領,長守代地,將軍為前將軍,位比上卿。軍中其他將領如舊,只有一點要求,守住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