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柏 作品
第 56 章 為何攻譚(第2頁)
一切靜待幾日後見分曉。
“唉。”商憫長嘆一聲。
終究是她不夠有經驗,沒能像久居朝廷的老臣那樣思慮周全、應對得當。
儘管她已經很努力地思考如何接話,如何斟酌遣詞,可是當那位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站在她面前,她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影響了思緒。
有些細節和不對勁的地方,只有脫離談話的緊張環境後,她才有所察覺。
商憫從頭到尾回想了一遍與燕皇所談內容,問自己:燕皇為何要針對她?
從身份角度講,是因為武國重視商憫。
從小到大商憫所受的乃是正統的繼承人教育,武王甚至為商憫殺王后姬妤,商謙的出生則是為了“備用”,以及輔佐商憫,他接受的也大多是忠誠教育和服從教育,而非為王的教育,這些燕皇都知道。
燕皇想以借兵做藉口,用商憫要挾武王,同時試探武王對商憫的重視是否到了為她不惜一切的地步。
他知道商憫這個人質分量較重,但是重要到武王因她的死日夜愧疚不安,和重要到因她的死直接起兵造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皇帝借兵,臣子不可不借,否則就將陷於不忠不義的境地,當今諸侯還是很要面子的,凡事都要思考一個“義”與“理”。
若想不借,就必有正當理由,可這個理由皇帝認不認,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能燕皇自己都沒指望能借到武國的兵,因為他明白武國必然不願借兵,從北疆調兵不現實,武國也必會想辦法找藉口回絕。
就算事後譚破國滅,燕皇不吝封賞,武國能從中分一杯羹,可從封賞中撈到好處,真的能抵過借兵幾十萬帶來的損失嗎?更何況承諾封賞是一回事,封賞實際到手裡能有多少,誰心裡都沒譜。
譚國遙遠,荒漠眾多,缺水,以至於
國中良田稀少(),資源匱乏(),又有蠻族不時侵擾,本身就不是富庶宜居之地。
它能有如今的地位,離不開國君的勵精圖治。若是換一個庸君做譚國國主,恐怕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參與攻譚很難撈到什麼好處,這隻會是賠本買賣,折損的將士和糧草花費都是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的。
災荒年代,金銀財寶沒法立刻變成糧食,戰爭用掉的糧草,需要民間幾次豐收才能重新填滿?並且訓練有素的鐵血軍隊也不是想有就有。
可一方是國君,一方是臣子,且有伐梁之戰例子在前,武國拒絕不得當,就會被扣下一頂帽子。
燕皇利用了這一點,對商憫的緊逼和發問都是他籌謀的一環,不管武國接受還是拒絕,燕皇都是贏。
接受就可消磨國力,不接受也可藉由頭髮難,甚至提出別的要求。兵你不借,糧和武器你總可以借一借吧?更別說你武國的大公主也要參與攻譚。
一場談話,燕皇有三個目的。
一為將商憫從大學宮和質子群體中剝離出來,分化質子們的聯繫。
二為試探武國底線,武國的應對將決定燕皇更進一步的計劃。
三為更嚴密地掌控商憫,師從鎮國大將軍是好聽的說法,把她放蘇歸身邊,是為讓蘇歸監管她。
現在這三個目的他基本都達成了。
就是有一件事,一件最根源的事,商憫冥思苦想,依然沒能思考出答案。
——燕皇為何偏偏要攻譚國?
為什麼是譚國,而不是其他國?
攻打這樣一個國家,撈不到什麼好處,還會讓大燕失去西北屏障。嚴重一點說,這一戰說不定會進一步動搖眾多諸侯國對皇帝的信任。
當年伐梁諸侯齊聚,是因為梁國真的要造反,眾諸侯怕天下易主,怕梁王上位後把矛頭對準其餘諸侯,再加上當初燕室雖不比建朝之初得人心,但終究仍有餘威,是以伐梁。
但譚國……平心而論,商憫不相信譚國是真反!
自太后逝去,巨大的陰霾就籠罩了宿陽,連帶著天下風雲都變得變幻莫測,難以捉摸了。
……
“替朕擬信,送與武王,讓他準備兵馬糧草,助大燕攻譚。”燕皇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