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有利有弊
1943年八月三十日,滯留緬北的226師分別收到了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及新成立的東南亞盟軍司令部的電報。
在電報中,國民政府和東南亞盟軍司令部極盡誇獎之能事,稱讚226師為“孤勇軍”,稱其忠勇仁義,鐵骨錚錚,為全軍之楷模云云。
當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東南亞盟軍司令部來電慰問只是順便,真正的目的是讓226師裡應外合,配合盟軍反攻緬甸。
盟軍的反攻計劃是,由中國駐印軍從印緬邊境出發,自西向東穿越野人山,進入緬北地區,攻佔緬北重鎮密之那。
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向南推進,一路向北挺進,與雲南的遠征軍合作,收復龍陵,芒市,孟拱等失地。
226師一年多的時間與世隔絕,艱難求生,收到國內以及東南亞盟軍電報之後,整個部隊都沸騰了,很多人都熱淚盈眶,喜極而泣。
這兩份電報意味著,226師將重見天日,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重新看到了希望。
這一年多以來,226師堅持鬥爭,與日軍璣谷獨立混成旅團,荒木旅團和南村旅團鬥智鬥勇,始終維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
日軍一開始雄心勃勃,企圖一舉消滅226師,但是經過幾次努力之後,不但沒能如願,反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來就變得小心翼翼,再也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攻勢。
對226師而言,能夠生存下去,保存實力才是王道。
他們深知,消滅了對面的日軍,還會有別的日軍過來,而自己沒有兵員補充,只能越打越弱,等到盟軍反攻時,自己就幫不上忙了。
所以,葉大龍認為,自己目前的任務是保存有生力量,以後才能有所作為,而不是爭一日之長短,與日軍拼一個你死我活。
基於以上各種因素,在這一年多時間裡,226師與日軍之間,相互對峙才是常態,而226師也基本上保存了實力,整個部隊還有六千五百多人。
中午時分,226師師部收到了國內和盟軍的電報之後,人們奔走相告,整個部隊一片歡騰。
葉大龍是穿越者,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但是依然難掩激動的心情,與陳天來,杜博均等人熱烈相擁,互道恭喜。
杜博均熱淚盈眶,哽咽道:“我還以為。。。他們把我們忘了呢!”